勤于实践、善于思考的技术创新能手
——记江苏农机行业首届十大工匠凌祥
凌祥同志,自1979年4月进入常州东风农机集有限公司(原常州拖拉机厂)后便一直从事车工工作,后来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聘为车间检验员,现担任车间工艺、车间质量管理员等工作。经过30多年的磨练,在公司和车间领导的培养教育下,在同事们的配合协作下,凌祥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和业务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际操作中爱动脑筋,总是能把复杂、繁重的零件加工任务通过自己设计的刀具、夹具来提高工效和加工质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一定的成绩。由于他的努力,曾先后被评为常州市总工会和江苏省总工会“技术创新能手”荣誉称号,还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公司标兵等。由于技术精湛,于1995年被公司聘为车工技师,2011年自学考取车工高级技师并已被聘任。
2001年12月,常州拖拉机厂油漆装配线进行大修时,需要大量不同规格的轴承盖,实际就是一1.5mm厚的铁皮做成的圆形盖子,深约10mm。面对这一生产任务,有的人认为要用棒料车削,也有的说要用模具冲压。凌祥仔细研究了各种方案后,认为都存在不足:棒料车削浪废料且极费时间;模具冲压易操作但不经济,不同盖子就需要不同模具,太不划算。他经过深思熟虑,大胆提出用边角料在车床上采用旋转挤压成形的方法,也就是把1.5mm厚的铁片用自制的专用车夹具顶压在车床头部和尾架之间,通过车削和圆形钨钢刀头进行高速旋转挤压一次成形。通过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切实可行,既节省材料又提高了效率。后来这一方法在车间和全厂普及推广,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2003年通过常州市总工会举办的车工技术表演推向常州市,凌祥同志本人也因此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手荣誉称号,荣获常州市立功者称号。
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是他一贯的工作态度,在技术上刻苦学习,精益求精,力争在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由于凌祥同志技术精湛,爱动脑筋,不但要做好车间的质管工作和工艺编辑,还要承担公司的新品试制工作。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经常自己设计和制作多种工装夹具以及检具。以300离合器固定压盘来讲,外圆台阶和内止口的跳动只有0.06,用普通三爪装夹加工尺寸不稳定,很难达到图纸要求。凌祥通过多少实践,自制了一副专用卡爪,用卡爪可调节的六个支承点来夹紧零件加工,保证了跳动精度要求。同时设计自制了涨紧夹具,省去了压板压紧,以孔和加工好的面定位,既保证了两侧的平行度和跳动,同轴度也控制在图纸要求的公差范围内。其他系列盘类零件也在精加工时用上述的加工方法和工装,都取的良好的效果。
354G3、504G3油缸座内圆表面粗糙度0.4难题一直困扰着部门车间。该机型是出口型的,油缸座质量不达标可能会造成漏油现象,严重影响企业在海内外的信誉。凌祥同志立即开始着手这项技改工作。他苦思冥想设计自制专用镗刀和改善切削参数提高其粗糙度,通过数车试切削,现粗糙度已到达0.239。后又设计自制内孔专用量具和外圆专用量具,很好的保证外圆和内孔直径Φ90H8这一尺寸。该实物质量的攻克,得到了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在五种轴承座加工过程中,凌祥也设计制作了大量的涨紧车夹具,从而来保证零件的同心度、平行度以及垂直度要求。而且五种轴承座夹具可以同一数控车床上安装使用,零件装夹方便。不但能保证质量,而且很好的提高了工效,为公司降本增效计划做出贡献。
集团在2014年成立东风无极变速有限公司,开始着手进行“CVT无极变速轮拖”国家级科研项目。凌祥同志所在的车桥车间一直配合CVT公司进行着零部件生产试样工作。凌祥作为一名技术骨干,在新品CVT无级变速P18、P20、P22、P26和E1804轮拖变速箱零件研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这些新品试制,凌祥必须要认真的编写各种零件加工工艺,自己设计并自制大量的工装夹具,从而到达图纸的精度要求。
在各类行星架总成、前桥总成和制动器总成的装配中,凌祥也兢兢业业埋头苦干,解析图纸,编写工艺,设计自制件夹具,现场指导总成装配。为车间总成装配形成批量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公司改革成立事业部后,凌祥不但要做好本部门的工作,还协助事业部内其他车间做了不少技改工作,得到兄弟车间赞誉。
现在机械制造业生机勃勃,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先进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凌祥同志作为一名机械制造厂的技术工人,他坚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更好的为生产服务做出更大贡献。